首页

黑冰女王百度云

时间:2025-05-25 13:40:29 作者:四川屏山警方:“纺织厂克扣拖欠800元工资”不属实 浏览量:82871

  中新网三明8月30日电 (记者 雷朝良)“三聘佐商汤自古贤名标国史,千秋崇祖庙从今后嗣著乡邦。”8月30日,“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福建线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河龙乡的伊氏家庙。伊氏家庙兴建于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是典型的客家风格建筑。

图为伊氏家庙。中新网记者雷朝良 摄

  宁化县地处闽西,是“风展红旗如画”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客家祖地。1933年,中央军委在福建建宁连接江西瑞金之间的宁化县境内设立若干中、小兵站,其中河龙中兵站设立在上伊伊氏家庙。

  “河龙兵站为参战红军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极大地支持了前线的反‘围剿’斗争。”宁化县委党史方志室原主任刘根发介绍,河龙兵站配备有管理及医务人员,并设立红军收容所,主要负责收容沿途落伍的红军伤病员、为前线运输作战物资、接转护送伤病员和部队人员、转送机关文件等任务。

  “一见船山势俨然,果然人语不虚传。”河龙最高峰福建嶂又名“福船山”,是当地有名的景区,摄影爱好者的极佳去处。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河龙周边峰峦叠嶂,山高林密,易于隐藏,团匪时常出没,袭扰新生的苏维埃红色政权。为捍卫革命胜利果实,红军独立第七师、宁北游击支队、红军新编独立第七师等地方革命武装,经常向北游击河龙、水茜、安远等地,对当地团匪给予有力打击。

  1933年5月上旬,红军新编独立第七师事先得知管背团匪卷土重来,准备偷袭上伊乡(包含今河龙一带)苏维埃政府。5月11日晨,红军新编独立第七师在福建嶂北面山底坳口处预先设伏,与团匪交战持续半小时,打得团匪落花流水。此役,缴获步枪/土枪数支、子弹百余发、军用品甚多、反动文件一大捆、长小四方印各一个,又俘获团匪两名。

  1934年10月上旬,河龙红军兵站官兵奉命行进淮阳区凤凰山(今宁化县淮土镇凤山村)集中,随驻防宁化淮阳区中央主力红军出发长征,开启伟大的漫漫长征路。

  河龙兵站深藏着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历史记忆。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红军在艰苦岁月中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如今,一代又一代的河龙人民接续奋斗赓续传承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在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中展现出蓬勃动力。

图为当地村民在贡米小院门口制作贡米糍粑。中新网记者雷朝良 摄

  眼下,河龙乡村大地稻香弥漫,再过一个月左右,将迎来河龙贡米的丰收时节。河龙贡米色泽洁白、明亮润泽,于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被列为贡米。其米饭软而不粘、有清香味且营养丰富,被誉为“米中珍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中国著名大米版图中重要组成部分。

  “河龙贡米的质量特色与宁化先天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河龙乡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曾仁杰表示,宁化县森林茂密、雨量充沛、植被良好,地理环境条件非常适于河龙贡谷的生长。千年来客家人的精耕细作与代代相传,为河龙贡米的高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为河龙贡米直播带货。中新网记者雷朝良 摄

  于2012年返乡的黄丽云是河龙乡下伊村书记,之前在外地做导游的她经常向游客介绍家乡的河龙贡米。“河龙贡米质优饭香,许多游客都会找我复购。”黄丽云说,随着订购河龙贡米的客户增多,她决定回到家乡经营贡米及其周边产品。目前其个人年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一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宁化县着力做大河龙贡米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市场、做响品牌,先后成立宁化县河龙贡米协会院士专家工作站及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填补了河龙贡米高端品种空白;引领公司采取“公司+协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新型订单种植发展模式,种植规模由原产地300亩发展到2024年全县的8万亩,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农户增收2400-4000万元。

  在当地政府的引领下,河龙贡米从原先的“藏在深山无人知”到端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国宴餐桌,成为福建省粮食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成为客家民众奔小康的“致富米”“幸福米”。(完)

【编辑:于晓】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赋能东北振兴 蒙吉辽跨省区开通“就业直通车”

目前,柳鑫宇个人微博账号已经找回。他表示,仍有人在网络上建立假账号,冒充其发布造谣信息。柳鑫宇透露,他已报警,正在等待警方的后续处理。

为儿子治疗白血病筹得近59万元 5年后母亲借钱全部退还

要想在国际家具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先进的发展理念,产品本身的硬实力更为关键。近年来,南康区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聚焦家具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家居制造之都。

中泰将举行“鹰击—2024”空军联合训练

10月11日,“南京永远不会忘记——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9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幸存者后代们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薛玉娟出生于1924年1月11日。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薛玉娟的父亲被日本兵刺伤,她本人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伤胸口,逃过一劫。如今的薛玉娟是位四世同堂、晚年幸福的百岁老人。现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薛玉娟外孙女、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任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惨痛的历史不容忘却,更不能重演。

东盟与中日韩数字赋能中小企业绿色发展论坛举办

建设方介绍,传统的火车站需要从城市割占出大面积空间,而这座交通枢纽通过“站城融合”理念,将全部交通功能都沉到地下,达到“缝合城市”的效果,做到土地最大化集约利用。

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

在近日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幸福唱中国·香港维港千人交响大合唱” 等活动上,各界人士以歌舞为媒,唱颂辉煌成就、展望光辉未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